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必赢bwin网页版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公共体育课教学大纲

来源:体育部     发布时间:2017-01-02    作者:        

  《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从人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来看,其身心发展已进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并处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大学体育是全民体育的基础,重视高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全面教育的需要,更是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要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部分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学会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并能运用所有知识进行自我调控、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应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和体育科学的自身规律以及从实际出发,我们在一年级开设体育基础课,教学项目有健美操、啦啦操、长拳、太极拳、游泳和中长跑;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舞蹈拉拉队、瑜伽、武术、定向越野和游泳等。 

  各项目教学大纲见附件